少数民族的特色节日有哪些?
此文只答傣族的,有傣历新年“泼水节,”,开门节,关门节,玉溪花腰傣有赶花街,红河州傣族有九月年。傣族还有传统节日“豪洼萨”。[配图选自头条搜索]
新平花腰傣
傣文
苗族姊妹节
每年阴历三月十五,贵州台江县苗族女子都会集体盛装上街巡游。服饰光彩亮丽,民族特色鲜明,非常美。
.
临江仙·台江
.
朝露晨曦到机场,
遥望旭日东升。
凌风直上飞贵阳,
苍穹翻云浪,高天见晴空。
.
落地云贵雨茫茫,
换车直奔黔东。
山歌嘹亮入台江,
宾朋侧耳听,欢乐在苗乡!
.
台江县:全国苗族第一县!
.
捣练子·苗服
.
穿彩锻,挂项链,
飞角冲天戴银冠。
铃铛清脆声声慢,
婀娜多姿步步莲。
.
佩银环,看容颜,
白里透红最养眼。
偷得彩虹光万线,
难绣苗装一锦锻!
.
苗族服饰样式繁多,年代跨度大,是我国所有民族服饰中最为华丽的服饰,既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,也是历史文化的瑰宝。
黔东南苗服不下200种,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服种类最多、保存最好的区域,被称为“苗族服饰博物馆”。制作一段苗锦,一个熟练工人一天仅能织5厘米,制作一身衣服需要两年左右。
从内容上看,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,有表意和识别族类、支系及语言的重要作用,这些形象记录被称为“穿在身上的史诗”。
少数民族的风俗是什么?
1、藏族习俗
藏族除夕那天,人们穿上艳丽服装,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,用唢呐、海螺、大鼓奏乐,举行隆重而又盛大的“跳神会”。小伙子们狂舞高歌,表示除旧迎新,驱邪降福。到了新年早晨,妇女们便去背“吉祥水”,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。
2、彝族习俗
彝族根据彝历选定年节。有的与当地汉族同过春节。有的地区彝族同胞,在门前树立青松,用松针铺地,表示免灾消祸。还有的地区,在节日里杀猪宰羊,吃坨坨肉,人们互相拜访,互赠肉类和馍馍。
大年初一早晨,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。他们将一碗水和前一天天的水比重量,如新年的水重,就意味着到来的这一年里雨水充足。
3、壮族习俗
壮族与汉族同时过春节。除夕晚上,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,称为“压年饭”,有的地区群众称为“吃立节”,壮语为“过晚年”的意思。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。有的还包制有一尺多长,五六斤重的烷粑,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顿还吃不完。
大年初一清早,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,穿上新衣服,燃放爆竹迎新,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“汲新水”,开始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。
4、布依族习俗
布依族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达旦地在水塘边守岁。天一亮,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地打水。谁最先挑回第一担水,谁就是最勤劳、最幸福的姑娘。
5、满族习俗
满族分“红、黄、蓝、白”四旗人。春节时,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,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,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,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。这些挂旗图案优美,色彩鲜艳,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。
少数民族风俗有传统节日方面、礼仪方面和服饰方面。
1、传统节日方面,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节日,比如傣族的泼水节、关门节、开门节,都是中国各个少数民族因历史、人文等因素,流传下来的节日,有些少数民族的节日也是因为一些传说继而流传千古。
2、礼仪方面,很多少数民族在接待客人的礼仪方面都有自己的传统和规矩,就比如藏族人接待客人是会赠送一条长长的丝巾,叫作哈达,赠送哈达是表示敬意和祝贺。哈达是当今中国藏族敬献给贵宾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珍贵礼物。
3、服饰方面,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属于本组独特的服饰传统,中国各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以及节庆礼仪场合穿用的民族服装。少数引民族的着装由于地理环境、风俗习惯、文化等原因,经过长期的发展,从而形成不同风格,绚丽多姿,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服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