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辉比干庙(卫辉比干庙简介)
最近有些日子没和大家见面了,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“卫辉比干庙”的话题。如果你对这个话题还比较陌生,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,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1.比干庙的历史是怎样的?比干庙简介
2.比干庙村位于哪个省哪个市
3.比干庙最佳游玩时间是什么
4.为什么说“卫辉比干庙,天下林氏根?” 了解一下这句话其中的故事
5.比干的故乡在哪里
比干庙的历史是怎样的?比干庙简介
比干庙坐落于河南卫辉市,是我国重要的庙墓合一建筑群之一,同时也是我国第一座含墓祭人的祠庙,被称之为“天下第一庙”。比干庙建筑巍峨,古朴壮观,体现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以及艺术的创造能力。比干庙是我国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同时比干墓也是我国第一座有记载的坟丘式墓葬,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。
西周时期:
武王十三年(公元前1066年),武王命大将闳夭封比干之墓,墓在今城北7.5公里处(今比干庙村)。
南北朝时期:
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(公元494年),正月 孝文帝南巡经汲,祭比干墓,立庙。十月,又亲为吊文,立碑于比干墓侧。
唐朝时期:
太宗贞观十九年(公元645年),太宗李世民过汲,祭比干,修墓祠,颁《赠殷太师比干诏》,追封比干为忠烈公,撰《祭比干文》刻石铭记。
清朝时期:
高宗乾隆十五年(公元1750年)乾隆帝南巡,途经卫辉,拜谒比干庙,亲书赞诗一首,刻碑留念。并题写“孔子击磬处”和赞诗一首。
当代时期:
1963年7月1日,接省人民委员会通知,为北魏孝文帝造九级一驱碑、陀罗尼经幢、宋重刻北魏孝文帝吊比干文碑(包括比干墓及其他石碑)列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1980年7月23日, *** 投资修缮比干庙。
今天的卫辉作为比干的茔葬地和林姓始祖林坚公的诞生地,自1992年以来,这里每年都要举办比干诞辰纪念活动暨比干祭典,这项活动已成为广大比干后裔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。
每逢重大节日,比干庙都有一些文艺民俗表演,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文化场所,如打铁花的表演:
比干庙的遗存是历史的延续和继承,对考证林氏发源、迁徙,家族演变和古建筑艺术和民俗风情有很高的价值,对于研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、民族心理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习俗价值。
比干庙村位于哪个省哪个市
卫辉好玩的地方如下:
工具/原料:最佳旅行时间:春秋最佳。建议游玩天数:1天。当地气候: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。语言:中原官话。
1、比干墓:比干是我国有史记载的第一位爱国谏臣,因直谏被剖心。武王伐纣后感念其忠心,为其封墓,并铸铜盘铭曰:前岗后道,左林又泉,万世之宁,兹焉是宝。北魏孝文帝因墓建庙。
2、比干庙:坐落于河南卫辉的比干庙是重要的庙墓合一建筑群之一,是中国第一座含墓祭人之祠庙,称为“天下第一庙”。
庙宇宏敞,建筑巍峨,古朴壮观,显示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。比干庙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比干墓为中国第一座有记载的坟丘式墓葬,具有重要历史价值。
3、跑马岭地质公园:河南省跑马岭地质公园位于太行山东南隅,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卫辉市狮豹头乡境内,2008年1月23日经省国土厅批准成立。
景区总面积115.6平方公里,是国家2A级景区,国家水利风景区,河南省森林公园,河南省地质公园,今年将争取成功申报国家4A级景区,总面积115.6平方公里,具有优越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,是河南省地质遗迹重点保护区。
4、香泉寺:香泉寺位于卫辉市西北二十公里处太公镇的霖落山上,因离香泉近而得名。始建于北齐天保七年(公元556年),为著名高僧僧稠禅师在魏离宫旧址上所建。“香泉甘冽”为卫辉古八景之一,寺名就是因之而来。
5、望京楼:又名崇本书楼,位于河南省卫辉市东北隅卫辉古城内,望京楼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,成为全国目前保存完整、规模最大、价值最高的建筑之一。1986年,被汲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2000年,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2006年05月25日,作为全国最大的石构无梁殿古建筑,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万历十九年(1591)冬动工修建。
比干庙最佳游玩时间是什么
比干庙村是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顿坊店乡下辖的行政村,城乡分类代码为210,为乡中心区。区划代码为410781204221,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10781。邮政编码为453000,长途电话区号为0373,车牌号码为豫G。比干庙村与后庄村、黄土岗村、军屯村、吉营村、郜村村、小双村、牛场村、闫屯村、清水河村、后稻香村、前稻香村、下马营村、关屯村、上马营村相邻。
2021年1月,河南省爱卫会命名比干庙村为河南省2020年省级卫生村。
比干庙村附近有比干庙、龙卧岩景区、跑马岭地质公园、卫辉白云阁、卫辉市沧河水利风景区等旅游景点,有卫辉卫红花、牛忠喜烧饼、卫辉杜记牛肉、青堆树梅制品、下街杨记烧鸡等特产。
为什么说“卫辉比干庙,天下林氏根?” 了解一下这句话其中的故事
比干庙最佳时间:春季、夏季、秋季。
殷太师比干庙位于中国河南省卫辉市城北七公里,比干墓从周武王克殷而封,迄今已有三千余年,庙建于北魏太和十八年(公元494年),因墓立庙。占地四万四千平方米,主体建筑有照壁、山门、二门、木枋、碑廊、拜殿、大殿、石坊、墓碑亭等,鳞次栉比,各具特色,四周朱墙环围,古柏交柯,碑碣林立,在比干庙正南方有比干石雕像、神道、牌坊、环境幽深,是天下游和比干后裔林姓儿女祭谒的圣地。
比干,子姓,沫邑人(今河南省卫辉北)。生于殷帝乙丙子之七祀(公元前1092年夏历四月初四日),帝辛戊寅三十二祀冬十月二十六日被纣王残杀,终年(公元前1029年)63岁。唐太宗誉为“忠烈公”,是一位力图改善朝政的政治家。比干子坚公,周武王赐姓林,比干成为林姓的太始祖。
比干庙院内碑碣林立,有百余幢。特别是北魏孝文皇帝拓跋宏“吊比干文”碑,1963年列为省重点文物。这是一通集文学与书法价值很高的石刻珍品。文内颂扬了比干“千金岂其吾珍兮,皇与宝余所中”的爱国主义节操。历代金石集录多有收载,素与洛阳龙门二十品齐名。
公元1917年和1934年,林森曾两次派代表来卫辉祭谒,拟大规模重新修建,创建“国粹大学”,弘扬比干“民本清议,士致于道”的佳说。河南省政府1963年列入第一批重点文保单位,1996年列入了国家文物保护单位。
从1993年以来,卫辉市连续举办了比干诞辰3085–3090年纪念活动,先后有26个国家和地区60多个团体,数万名林氏后裔和国内外游客在卫辉寻根问祖、旅游观光。近年来,随着寻“根”和旅游浪潮的兴起,卫辉市人民政府动员全市各级单位和民众广筹资金,综合修建,以崭新的风貌迎接海内外游人和林姓儿女的光临。
比干的故乡在哪里
1、这里说的是林姓子孙祭拜祖先的地方都是河南卫辉的比干庙,换句话说比干是林姓子孙的祖先。
2、商朝末年,史上著名暴君商纣王宠爱妲己,荒*无道,残害忠良。比干作为王叔,对其行为一再劝阻。纣王执迷不悟,反而惨无人道地挖出了比干的心。比干被害的消息传到家中,他的夫人陈氏担心纣王再来加害,不顾有孕在身,带着奴婢逃到朝歌牧野(今淇县、卫辉一带)的长林山中避难。后来,陈氏在当地生下一个儿子。周武王灭商后,厚葬比干,四处寻找比干后人下落。陈氏于是带儿子去见周武王。周武王有感于比干的儿子在山林中所生,其父坚贞不屈,便赐他姓林名坚。从此,以周武王赐名林坚为标志,林姓正式诞生。林坚就此成了林姓的得姓始祖。在唐代林宝所著的《元和姓纂》中,就记载了林姓“为比干之后,比干为纣所灭,其子坚逃难长林之山,遂姓林氏”。
比干的故乡是河南省卫辉市北淇县。
比干,沫邑(今河南省卫辉市北淇县)人,封于比邑(今山西省汾阳市),故称比干,也称王子比干,商王文丁之子,商王帝乙之弟,商纣王帝辛之叔,殷商王室重臣。比干幼年聪慧,勤奋好学。授以少师,辅佐商王帝乙。
比干接受托孤之重,辅佐商纣王帝辛,历经两朝,忠君爱国,为民请命,敢于直言劝谏。从政40多年,主张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,提倡冶炼铸造,富国强兵,成为“亘古忠臣”。帝辛二十九年去世,终年六十四岁。唐太宗时期,追赠太师,谥号忠烈。
比干的历史遗迹
1、天下第一仁
比干是以死谏君的忠臣。他是商纣王的叔父,又是丞相,比干对纣王倒行逆施的暴虐统治不满,多次向他谏阻,纣王不听,比干最后只好以死相谏,死后葬在卫辉。
2、天下第一庙
殷太师比干庙位于中国河南省卫辉市城北七公里。比干墓从周武王克殷而封,迄今已有三千余年,庙建于北魏太和十八年(公元494年),因墓立庙。
3、天下第一碑
比干庙里有个石碑,是孔子用剑刻的碑,上书“殷比干莫”几个字,因为这是孔子留在世上的真迹,被称为“天下第一碑”。
4、天下第一墓
比干墓是第一座史有记载的坟丘式墓葬;沿比干庙中心甬道穿过三门可见比干墓,为周武王所封国神,距今已三千余年的历史。
以上内容参考:百度百科-比干
文章到此结束,如果本次分享的卫辉比干庙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,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