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汕人的风俗习惯
作为一个潮汕人,我想说一下有关潮汕中秋节的风俗习惯。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,亦称“团圆节”、“八月节”、“仲秋节”等。它是汉族的 [转帖 23:03:21]
字号:大 中 小
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,亦称“团圆节”、“八月节”、“仲秋节”等。它是汉族的
传统节日,流行于全国各族。因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,故名“仲秋”;八月十五又在仲
秋及整个“三秋”之中,故名“中秋”。中秋之夜的月亮最圆最亮,民间以合家团聚赏
月为过节的主要内容,并视天上圆月为人间团圆的象征,所以又称“团圆节”。
有关于潮汕民风和民俗的资料
1,潮汕婚俗
潮汕婚俗旧时较注重“明媒正聘”。其礼俗虽各地繁简有异,但较一致的提法和仪礼是:提亲、合婚、定亲、行聘、请期、迎亲,俗称“六礼”。也有将其概括成“四礼”:文定、请期、送聘、迎娶。
2,吊灯习俗
从正月十一到正月十八,特别是元宵此日,潮汕家家户户有点灯、吊灯的习俗。因潮语“灯”和“丁”同音,点灯和添丁是近音,故潮人认为点灯即为添丁的佳兆。元宵此日,人们纷纷提着灯笼、备齐纸银香烛,到乡中神庙点火,回来分别吊在家里的神龛和床头,这叫做“吊喜灯”。
3,成人礼“出花园”
“出花园”这一潮汕成人礼,几百年来成为孩子成长必经的习俗礼仪。其中有着传统文化“孝悌”、“感恩”等理念。2009年,潮州“出花园”入选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扩展资料
潮汕民艺:
1,澄海灯谜
澄海区“灯谜之乡”“版画之乡”“动物舞蹈之乡”扬名海内外,澄海灯谜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2,阳美火把节
揭阳阳美汉族人家也有自己的火把节,且源远流长。旨在祟仰前贤高风亮节,陶冶村民道德情操,弘扬恪守信义、忠孝仁爱美德。“阳美火把节”被列入揭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参考资料来源:搜狗百科-潮汕地区
参考资料来源:搜狗百科-潮汕
潮汕端午节是怎么过?
端午,潮汕称“五月节”。这个节日主要以赛龙舟和吃粽子为主。在后溪,整个村分成几个户然后赛龙舟,鼓声开始便赛开去争夺锦旗,对他们来说,得到多锦旗会在来年有很多好运还会得得很多钱。对于潮汕人来说,五月节还是除虫驱病的“圣日”。在这一天的中午12点吃李子和桃可以美容和使脸红润,如果去泡海水就可以使皮肤变好。还有一些如插艾和沐浴的活动。
汕头有什么特殊的传统节日?
除夕
除夕,潮汕人俗称过年夜。除夕和春节相连,风俗内容有别而相联系。潮汕除夕主题是除旧布新,团圆喜庆。主要习俗活动有祭祖、贴春联、围炉、送压岁钱、守岁、辞岁等。
正月初八“赛大猪”
农历正月初八,广东省汕头市月浦镇举行一年一度的“赛大猪”活动,50多头被装扮得喜气十足的大猪亮相。 月浦镇的赛大猪活动始于明代,是潮汕地区最有特色的风俗之一。活动比谁家的猪养得肥、扮得美,谁家将大猪搬得快。
冬至
吃甜丸:古人认为“冬至阳生,万物苏醒。”虽然还处于寒冷季节,人们却已闻到了春的气息,相传汉代冬至已有“进酒肴,谒贺君师耆老”的习俗。宋、元以来,潮俗盛行吃甜丸。甜丸既是用糯米磨粉和水搓丸煮成的甜汤,是冬至日最具代表性的食品。冬至前,农家主妇纷纷舂糯米粉(今多为机械辗制),有的互通有无,馈赠亲友。